曹雪芹不光会写书,又是个多才多艺的能工巧匠。这里讲述个教人扎放风筝的故事。
乾隆十几年的阳春三月,曹雪芹跟随亲属来清东陵办事。担任护军佐领的叔辈爷爷曹宜,领他下榻于马兰峪镇右侧的孝陵圈儿行馆。此际正值天朗气清,风和日丽,马兰河东岸的开阔地里,尚有三三两两的风筝飘扬天空,不觉引起了他的注意。经询问,知道放风筝的人,多是驻守东陵内务府官员的子女们。所扎的风筝不新鲜,放技又不高明,曹雪芹有些失望。
无意中,曹雪芹见个矬胖子也在放风筝。便近前细看,原来是个缺了一只脚的残疾人,坐在板凳上操作,他便蹲在面前来问这问那。当他听说这人是在守陵中致残的包衣后代时,便起了恻隐之心。说:
“咱俩同是天涯沦落人,相逢何必曾相识。我祖籍丰润,生于南京,现如今闲散于京城。不仅喜欢风筝,而且专门研究它。既然你也爱好这一行儿,咱们不妨交个朋友。在我留居此镇的日子里,可以帮你学习制作技术,也好提高技艺,借此糊口为生。”
这残疾人姓朴,祖辈是顺治帝的奶娘,父辈守陵,朴氏虽到中年,尚是独身,听了曹雪芹一席话,立刻收回风筝,跪在地上认师傅,并表示:“虽是萍水相逢,蒙您慨然相助,不胜感激。”然后,把曹雪芹请到距此不远的家里。两人一个教,一个学地磋商起来。
扎架,是制作风筝的第一关。曹雪芹先给他画了一些图谱,传授些基本知识。接着教的是绘画。曹雪芹随口念了首《倒图画诀》:
填墨为范成倒图,黑白易位抑何殊。
嗜痴有人偏喜爱,好怪无事不追逐。
别开生面变旧法,另创奇观辟新途。
个中布局耐寻味,巧用纹样见功夫。
由此看到,曹雪芹对黑、白、灰等颜色的处理,外观造型间架的处理,都着重于绘画性,做到了色彩对比、色相互补,增加了美观、大方的特点。
次日,曹雪芹又教朴氏《风筝谱》,他咬音咂字地念了六句《比翼燕》的口诀:
比翼双燕子,同命相依依。
雄羽映青彩,雌衣耀紫辉。
相期白首约,互证丹心誓。
这朴氏边抄边问,直到弄懂为止。
学扎人物,也是朴氏的心愿。曹雪芹特意教他扎糊方法,强调:扎人物,主要在造型上下大功夫。关键部位是头部,最好用凸模脱浆的办法。这样,立体感强,形象生动,放到空中,犹如人在流动。
曹雪芹专给这个年近40岁的光棍汉扎了个半人多高的“美人筝”,又放给他看,可把朴氏欢喜坏了。
当曹雪芹临走的头天,又给朴氏扎了个“吉庆有余,,的大风筝:它身长四尺,宽三尺。用凸模脱浆法做个鲇鱼头;鱼的身子绘着天坛图案,两边是仙鹤舞动;尾部彩绘流云、海水、江崖。在施色上,以红绿为主,冷暖色调互为结合,使其造成强烈对比,呈现出空灵绝妙的艺术境界。从画面上看,反映的是吉祥如意、延年益寿的美好愿望。
。. 几天工夫,附近30多名男女百姓们也来跟曹雪芹学艺。他边教边做,耐心指导,使大家受益匪浅。从此,马兰峪形成了风筝热。据传,乾、嘉时期最为兴盛。
传说,曹雪芹以后来东陵办事时,还看望过朴氏及相识的人们,见到朴氏因扎风筝日子富裕起来,并成家生子,高兴极了。朴氏特意宴请了他,并一再称他是“济世主”、“活菩萨”。
如今,随着国泰民安、生活富有,马兰峪的风筝又飞上天了。每年春秋两季,扎放风筝的人越来越多,眼看着又兴起了。